瓢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17096|回复: 0

[和悦读书] 带着家乡的味道走向世界

[复制链接]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发表于 2016-4-19 09:1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带着家乡的味道走向世界


作者: 陈 婷   

  老师李有干:
  曹文轩是最突出的一个


  为什么会走上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?曹文轩在很多场合提到他的恩师李有干,“他是搞儿童文学的,自然而然把我带到了这条道路上。”

  记者采访了86岁的李有干。“听说文轩获奖了,我特别高兴。这是个大喜的日子。”说起自己的得意弟子,李有干也是满心欢喜。
1972年,李有干在盐城县文化馆工作,辅导20多个青年业余作者。“曹文轩就是其中一个,也是最突出的,反应快、有灵气、能吃苦。”那时候,曹文轩高中毕业,是回乡知青,一直热心创作。李有干常坐三四个小时轮船,到曹文轩家中(在今盐都区中兴街道周伙村)看稿改稿。“指点创作,讨论作品,一住就是两三天,最长的住一个星期。”

  为了多留李有干几天,曹家总是倾其所有接待他。“早饭熬一锅自种的大米粥,贴几锅香气四溢的米面饼,煮一碗成菜——青豆成,还要倒上半碗香油,再抓一把白糖蘸着吃。曹文轩还去村里找茶叶,可惜那会物质太匮乏了,找来的一点茶叶也已发霉。”李有干回忆说。每当李有干离开时,曹文轩总要问:“多晚再来?”

  “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家乡和童年生活。他喜欢养鸽子,当时他写了篇《小白鸽遇险记》,是短篇小说,初稿拿给我看,写得很有灵气,我立刻提出修改意见,他修改了一个通宵,然后再拿给我看,前后改了三次,后来那篇小说在省里获了奖。”

  除了到曹家去,李有干有时候和曹文轩一起去其他学员家辅导。有一次,他们从中兴到秦南去,有40多里路,两人没坐船,走陆路去,他们边谈创作,边看沿路风景,走得累了,两人坐在路边,看满眼菜花。“现在想想,很怀念。”

  1974年,北京大学来到盐城招生,且只招一个人。李有干记得,当时曹文轩获得推荐,招生老师拿着曹文轩厚厚的作品材料,说:“这个学生,我们一定要了。”当时是定向招生,招的是图书馆专业,李有干和曹文轩家人商量,最后提出要求说,曹文轩是搞创作的,希望能调到中文系。招生老师表示三个月内一定让他调专业。曹文轩到学校后,不到一个月,就成功转到了中文系。

  妹妹曹文芳:
  哥哥给了我文学的梦想


  “《草房子》里的桑桑,就有哥哥的影子。”在曹文芳印象里,哥哥曹文轩不是一个乖孩子,有些调皮,也因为生病,性格很敏感,而父亲是小学校长,文化的熏陶,又让他在精神上有些优越感。

  “哥哥是从这方水土走出去的作家,他的作品里有家乡的味道。”曹文芳说,家乡盐城给予了哥哥最宝贵的矿藏。“一个作家的作品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关系,一个人童年的环境决定了他写什么样的作品。我和哥哥生长在水乡,所以我们的作品带着水的清澈,带着水乡的味道。”曹文芳说。

  曹文芳记得,哥哥小时候生病,脖子上长疮,村里和哥哥长了一样肿块的小男孩半夜病死了,但哥哥会“在大家面前装着不知道,可背着我们坐在河边哭”。父亲却没有放弃,带着曹文轩到处求医,甚至跑去上海。即使面对病痛,曹文轩依然乐观、对生活充满向往。有一次看病途中,看到有人卖鸽子,就磨着父亲买下。“父亲浪漫乐观,母亲勤奋踏实,父母对哥哥影响很深。”

  曹文芳是老幺,和曹文轩的感情很好。两人的童年时光,曹文芳会套着哥哥的耳朵,说出小小的心思,骑在哥哥肩头上看电影;曹文轩也会从上海带回花布,给妹妹做褂子。

  曹文芳记得,哥哥北大放寒假回到家里,短暂的几天也不搁笔。天气冷,穿着棉鞋仍冻得脚发麻,他就让母亲再做一双特大的棉鞋套在脚上,彻夜不眠。“我们一家人都觉得文学是神圣的,走路也是轻轻的。”

  “我能成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,完全是受我哥哥影响。”对于曹文芳来说,曹文轩不仅是个好哥哥,还是她文学的领路人。

  曹文芳说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写作的梦想,从小一直玩到大,很快乐地生活,但没想到师范毕业被分配在荒僻的盐碱地上。当时心情郁闷的她给曹文轩写信“诉苦”,哥哥则认为“这些生活将来会成变成一笔财富”,并启发她尝试写小说。“我能成为儿童文学作家,就是哥哥给了我梦想。”曹文芳说。

  “同学”王寿宏:
  曹文轩创作很勤奋

  去年底,曹文轩回到盐都参加一次作品研讨会,碰上已古稀之年的王寿宏。两人见面时,曹文轩说,“宏子,我们一起遥想当年。”

  “当时我们都拜李有干老师为师,曹文轩年纪不大,不太爱说话,但熟了后也挺风趣的。”说起当年和曹文轩一起学习写作,王寿宏仍怀念不已。

  王寿宏比曹文轩大8岁,彼此很亲近,曹文轩给他起了个昵称“宏子”,现在他们偶尔碰上,曹文轩依然会以昵称唤之。

  王寿宏记得,当时他们一组有五六个人,李有干老师经常组织学习班,在秦南、中兴、尚庄等地一起采风、创作,彼此交流,提出意见,修改作品。“有时候五六天,最长的十天,我们住在乡镇小旅馆,经常挑灯夜战,彻夜畅谈文学创作。”王寿宏说,曹文轩写作特别勤奋,有时候半夜醒来,看到曹文轩依然在煤油灯下写作。

  “我还记得他当时写的《小白鸽遇险记》,相当的好。”王寿宏说,虽然曹文轩年纪小,但写的文章却是当时学习班里最好的。
1974年,曹文轩被北大录取,王寿宏等一群创作青年联合老师给他送行。当时虽然生活困难,但王寿宏仍将家里一头百斤出头的黑猪杀了庆祝。“那时大家都挺难舍的,两年多了,我们一起写作一起玩乐,是文学创作的战友,大家有感情。”
    4月4日,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举行的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奖项宣布现场,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(左一)在台上就坐。
    曹文轩与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。
曹文轩与“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”副主任张昀韬。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