瓢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20023|回复: 0

[和悦读书] 美丽的书

[复制链接]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发表于 2016-4-12 15:4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美丽的书

作者: 林黛  

坐拥书城曾经是我青春岁月里不大也不小的一个梦想。一个人有梦想未必是坏事,就象蓝蓝的天空有时飘散着朵朵白云、清清的小河随风荡漾起层层波纹,蕴涵了一种无需语言表达的美意。倘能如愿以偿实现梦想,或者梦想就要实现,那么,再卑微的人生也无疑是丰富多彩、绚丽灿烂的。

    一向喜欢阅读,是美丽的书牵引着我。所以,很小的时候,见到书就爱不释手,并且梦想着将来要拥有好多好多的书。在我到了不惑之年,累积了一些书,只能说是一些,都是自已喜欢看的。去年我搬入新居,这些书顺理成章地走进书房,成为我8小时之外的忠实伴侣。虽不是书城,但大班椅后面贴墙而立的书橱俨然成了我的“靠山”,从此,我陶然其中,读的不是寂寞,读的是书,是让身心都得到释放的快乐片段。

    时常,阅读的快慰会滋生我对过往的思绪,并将这份思绪拉长到纯真年代。

    我的老家在盐城西乡,20岁以前我在那里度过。和许许多多苏北平原上的小村庄一样,20世纪70、80年代,无工业的家乡还沉静在小桥流水、春耘秋种的农耕时代,尚未通电,黑黝黝的摇把子电话在村部,村子里有一所小学校、一个小门诊、一爿小商店,还有一个同样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小型粮食加工厂,物质不丰,更无精神食粮。冬天,天一黑就钻被窝;夏天的夜晚则到小学操场上乘凉。不知何时,我从小门诊的红叔那里发现一本抗日小说《大刀记》,就带回家看,不看则已,一看则迷,从此一发不可收。“书非借不能读”,我在红叔家里又淘得《敌后武工队》、《红岩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等小说,红叔毕竟是个普通的乡村医生,根本谈不上有多少藏书,他已倾其所有了,寥寥几本小说书显然无法满足嗜书如命的我白天看、黄昏坐在门槛上也看的若渴之欲了。于是,我想方设法攒钱打算买书,到镇上的新华书店一看,小说书基本没有,连环画摆了满书架,就隔三差五的买了连环画书回家,以至我成为村子里拥有连环画书最多的人,引得我的发小们都争着跟我借书。尽管我在画书的扉页上标明“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”的警句,但借出去的画书仍十有八九是有借无还,难怪呢,画书中的乐趣还不迷死个人?

    人一旦沾上文化,那怕是带有娱乐特质的文化,都会开点窍,视野开阔了,谈兴甚浓了,干活有劲了。倘若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,还会带来财富。云叔是当时村里或者说是四邻八庄的养鸡第一人,初中毕业待在家没事做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他在屋子的一侧盖起了几间简陋的鸡舍,我看到他订有《村镇百业信息报》(《中国税务报》的前身)和《鸡鸭鹅鹑鸽》两份报纸,就凭这两份报纸和其它一些养鸡书籍,先前没有任何养鸡经验的云叔活学活用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竟然获得了成功,成了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致富带头人。显而易见,知识改变命运,知识让人生多美好,知识让人活得更有尊严!可是,知识从哪里来?除了实践经验,还得靠书本,书籍又从哪里来?农村不是城里,没有图书馆,连阅览室都没有,21世纪的农村,再也不能没有知识了。幸好,现在有了农家书屋,如雨后春笋在社区、村居建起。我到过一些农家书屋,窗明几净的屋子里亮堂堂的,整齐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,农机农技、科普卫生、种植养殖、文化娱乐,一应俱全。青壮年外出打工,农家书屋成了留守老人、妇女、孩子的好去处,昔日在屋檐下抄着袖子晒太阳成了过往烟云。如果我还生活在农村,就不用为没书读而犯愁了……

    关于读书,宋朝有个叫赵恒的皇帝曾赋诗一首:“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锺粟;安居不用架高堂,书中自有黄金屋;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;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;男儿若遂平生志。六经勤向窗前读。”或许他说得有点偏颇,但他所要表达的是读书的重要性。盛世昌明的今天,我们虽不能苟同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高谈阔论,但不好好读书、读好书、书读好,说大了会迷失方向,说小了就少点乐趣。作为乡下人,不求闻达,但求一知半解,农家书屋不啻是愉悦身心,陶冶情操的好地方。

    我来自乡下,很看重农家书屋,那里有书,美丽的书;那里有梦想,甜蜜的梦想。让梦想与现实结合起来,生活一定更美好!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