瓢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1061|回复: 0

[和悦读书] 李秋生·人要有事做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3-25 10:52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李秋生·人要有事做
作者: 李秋生  

  有个承包商夹着皮包到北方一个村承包田地,给500元钱一亩。这数目不算大,但对贫困地区来说,仍是一个诱人的“天文数字”。可村里有这么几个老人,家里的田地说什么也不让别人来承包。有人专门来打通他们的思想,替他们算账,不论怎么算,自己做都很难赚到500元。田地包出去,自己不用做,经济上划算,没有天灾风险。但老人们的理由是,把田地都包给了别人,我们做什么?他们不算经济账、力气账、风险账,他们要的是有活干。

  乍一听,这几个老人似乎太迂腐、太固执,“头脑僵化”,“落后于形势”。但细一想,不免要为他们投上一票。乡里的老农,从小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,几乎不做别的事情。春天,他们把土地翻过来,弄细弄碎,种上玉米花生;秋天,他们再把土地翻过去,又弄细弄碎,种上麦子蔬菜。春夏秋冬,年复一年,他们苦在其中,累在其中,甜在其中,乐在其中,他们与土地的感情可以说是“比天高,比地厚”,他们已经在黄土地上扎下了根。这笔感情账是能用金钱来计算的吗?

  有人说,除感情外,还有个生活习惯问题。他们常年累月风里来、雨里去,如果让他们一下子歇下来,他们会生病。毛主席说过,“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动开始的”。其实,有很多病也是从不劳动开始的,俗话说“一懒生百病”。让一部不停运转的机器突然停下来,不再运转,难免会生锈报废。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们已经变成了一株棉、一棵麦,已经“地人合一”,如果离开了土地就要枯死。

  老农民的故事,令人动容。由此可见,人要有事做,人必须有事做,人一天都不能不做事。这不仅仅是为了生存,更重要的是身心的本能,精神的寄托,自然的融合。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充满矛盾,对立统一,人也不例外。人是会思想的矛盾体,忙时盼闲,闲时盼忙,一旦无事可做,就会空虚寂莫,万念俱灰。

  因此,我赞美公仆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的精神。开国将军甘祖昌曾经家喻户晓,他头部三次负重伤,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领导工作,组织上建议他长期休养,但他1957年主动要求回家乡江西莲花县务农。他带领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修建了3条公路、3座水库、4座水电站、12座桥梁、25公里长的水渠。广东省副省长陈苏厚在2003年退休后,不贪图城市安逸,立志回乡务农,为父老乡亲们兴建水库,筑路铺桥,维修学校,办了许多实事。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位时一心为民,退休后回到家乡施甸大亮子山植树造林,22年建成了占地5.6万亩的林场,临终前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。他们首先是有一种奉献精神,同时是懂得人要有事做的真谛的。

  我推崇“广场舞大妈”的勇气。她们中许多人不会唱歌,不会跳舞,缺少文艺细胞,从未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,但她们为了健康,为了生存,为了快乐,勇敢地自己“解放”自己,冲出“围城”,走出家门,载歌载舞,尽情发挥,重新散发出青春的活力。还有一些老年人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”,选择上老年大学吟诗作画,在小区担任门卫,到马路维持交通秩序,为教育下一代出谋划策,老有所为,生命闪光,同样使人佩服。

  我更敬重残疾人的意志。在“张海迪精神”鼓舞下,一些人尽管命运不济,四肢残缺,但身残志坚,意志如钢,用嘴咬着笔杆写字,用脚弹钢琴,用大脑发出企业管理指令,释放人类潜能,挑战生命极限,创造人间奇迹。

  这一切都在说明,人要有事做是多么地重要。我不禁要问,你还好吗?你有事做吗?如果没有,赶快行动起来吧!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