瓢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26985|回复: 0

[和悦读书] 盐城人过年有讲究,听民俗专家来捋一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2-10 14:22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IP:江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【盐城民俗】盐城人过年有讲究,听民俗专家来捋一捋

  盐城人对过年极其重视,尤其是“老盐城人”。千百年来,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,不少习俗至今仍然存在。2月8日,盐城民俗学者、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在参加和悦读书会,与书友们探讨相关主题文化时表示,这里头大有讲究。
  对于过大年的习俗,盐城民谣云:“廿三,糖瓜粘;廿四,掸尘期;廿五,做豆腐;廿六,去割肉;廿七,杀鸡鸭;廿八,白面发;廿九,满香斗;三十日,熬年夜;正月正,过大年;五马日,接财神;正月半,看花灯。”


  先说忙年,就和民谣唱得一样,从腊月开始,老盐城人就开始忙着准备糯米粉、磨面;一过腊月半,就开始蒸年糕、涨饼、炒炒米。有的人家还在年糕上打上红戳印。腊月廿以后,不论大家小户都要“请”香烛、菩萨像等。一些富裕人家还会把要采购的枣子、红白糖、油炸果、大糕等写在纸上,称作“打年货单”。临近春节,家家户户都要买鱼。在盐城西乡还有抢买鲶鱼的习俗,取意“年年有余”。



  “忙完这些还要送灶接灶。”王登佐表示,盐城人把送灶和接灶合称祭灶,春节便从祭灶开始。以前,民间家家灶间里都专门设有“灶王爷”的神位。人们称之为“司命菩萨”或“灶君司命”,负责管理各家各户的灶火。民谣中的“廿三,糖瓜粘”就是说的农历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的祭灶。

  送灶以后,人们便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,即从腊月廿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晚上止,把这段时间叫做“迎春日”,也叫做“掸尘日”或“除尘日”。期间,家家户户要贴春联、贴喜纸。其中贴春联也有讲究,同一户人家,贴在大门、门框和房门上的对联内容也不相同。贴喜纸与贴春联差不多同时进行,喜纸多为大红纸镂空而成,镂空图案比较灵活。喜纸都贴于门头、窗头、灶头等处。


  “‘三十晚上’具有辞旧迎新之意,因此这天的习俗特别多。”王登佐介绍,比如要祭祖、留“隔年陈”、炒“干元宝”、发“压岁钱”、守岁爬门板、防灾尘等等。其中所谓留“隔年陈”,即将中午饭中的锅巴完整无损地从锅中铲下来,置于筛中保存好,谓之“隔年陈”,也叫“囤粮脚”,寓意一年到底尚有余粮。也有的地方,大年三十中午的鱼是不动筷子的,即便是动筷子,也要将鱼头和鱼尾留下,等大年初一吃,表示有头有尾,年头余到年尾,年年有余之意。

  除此以外,盐城有的地方在这天要在神案上安置“供饭盆”(亦称聚宝盆),内置白果、青梅、红丝、果枣、大糕,并用松枝插于盆内,让松枝夹着花生、果枣,同时剪贴纸钱粘其上,称其为“摇钱树”;有的用芝麻秸贴包黄纸插于灰堆之上,称其“封堆”;有的用彩色纸包裹花木于家前屋后,叫“封树”;有的要往碓臼里放些稻子,叫“压稻”;有的朝磨子里面放些面粉,叫“压粉”等等。

  “那些依附于‘过年’并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,都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世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。”王登佐表示,盐城年俗的主题是祛灾除祸、祈盼平安、追求幸福。现在的年轻人虽然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处处当心、样样遵循,但尊重一下传统,注意些忌讳,心生敬畏,还是有必要的。这样对来年的期盼会更大,过年的味道也会显得更浓。


文章来源:盐城晚报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